北京:新冠感染,重回第一!发热门诊又排队了,钟南山、高福发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协和 发热门诊 北京:新冠感染,重回第一!发热门诊又排队了,钟南山、高福发声

北京:新冠感染,重回第一!发热门诊又排队了,钟南山、高福发声

2023-05-26 00: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京疾控新冠病例连续两周超流感,

  重回第一

  近日,随着“二阳”的陆续出现,新冠感染相关话题再次引发关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疫情周报发现,2023年第17周(4月24日-30日)以来,新冠感染连续两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且5月1日-7日北京市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超过一万例。

  北京疾控中心5月11日发布的2023年第18周疫情周报显示:2023年第18周(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5月7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10508例。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和痢疾,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7.7%。

  而第17周(2023年4月24日至2023年4月30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6438例,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6.0%。意味着一周时间增加了4070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留意到,2023年第7周(2023年2月6日至2023年2月12日),流感病例数第一次超越新冠感染病例成为病例数第一的病种。而在第17周(2023年4月24日至2023年4月30日),新冠感染反超流感,重排第一。

  发热门诊又排队了,

  多为首次感染,“二阳”症状轻

  “周五的时候我开始发烧,自测甲流和新冠抗原,发现自己再次感染新冠了。”家住广东广州的清清(化名)告诉记者,“感觉二阳的患者是不是变多了?”

  5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来瑞特韦上市后临床研究启动仪式上介绍,根据目前广州市发热门诊的数据,在接受检测的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不仅广州,北京、上海等多地居民都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反馈,近期身边出现了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对此,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近期新冠感染病例的确有所增加,新冠病例中大部分是第一次感染的,二阳患者比例较低,患者主要是年轻人。

  5月15日下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致电北京、上海、广州多家三甲医院发热门诊,多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就诊需排队半个小时以上,有的医院要排3个小时。

  “今天的发热门诊的号已经取到150多了。”某三甲医院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另外一位三甲医院呼吸科工作人员则表示,最近门诊中新冠感染患者确实有所增加,有第一次感染的,也有二阳的,“比例上看,首次感染的人比较多。”

  5月11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2023年第18周疫情周报,2023年第18周(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5月7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10508例,报告病例数居前两位的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流行性感冒。

周报截图

  5月4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大江东采访时表示,医院发热门诊新增的新冠感染者,主要还是首次感染者。“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出现了二次感染。”

  “流感高峰过去后患者人数较少,在儿童患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病例占比更高。新冠患者中,二阳的主要是年轻人。”李侗曾提醒,新冠二次感染一般都比第一次更轻,但是仍有传染性。“需要提醒二次感染的患者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在家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人,酌情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缓解症状即可。”

  钟南山:广州发热门诊接受检测患者中

  超两成是新冠病毒感染

  5月15日下午,在来瑞特韦上市后临床研究启动仪式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目前在广州流行的主流新冠病毒株是XBB1.9.1。根据目前广州市发热门诊的数据,在接受检测的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钟南山介绍,无论有症状还是没有症状,如果体内新冠病毒对应的抗体增高,就说明人体曾被感染过。从这个角度看,根据测定,全国大概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约有11亿至12亿人。根据相关实验室研究和新加坡等地的真实世界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但如果面对变异株XBB,其保护力可能会减弱,“从去年12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

  钟南山透露,下一步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一方面还需要研发能覆盖XBB变异毒株的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这些疫苗主要是要针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免疫低下或有其他严重基础病的老年人;另一方面,一旦感染了新冠,应给予及时药物治疗,能大大降低死亡率。

  据了解,来瑞特韦是我国首款单药3CL抗新冠1类创新药,已在3月获批附条件上市,用于治疗新冠轻中症成年患者,研究表明该药的抗病毒效果与辉瑞Paxlovid效果相当,且有效避免了因联用利托那韦产生的毒副作用。

  后疫情:挑战与机遇共存

  “目前看新冠病毒,我们既不能轻视,也不要害怕。我们不能只看到新冠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要思考它给人类带来的机遇。”

  “应对新冠等卫生应急事件要把握三个步骤:科学求真是基础,公众理解、参与、依从,务实的行政决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围绕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形势等相关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

  记者: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否意味着新冠病毒流行结束了呢?

  高福:“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是世卫组织根据疫情的状况,向全球人民发出防控警示,旨在动员更多力量应对疫情。大家一定要注意,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全球关注的国际公共卫生事件,是纵观全球自然感染与疫苗接种的情况,综合研判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流行结束。医学的流行还在,流行的病毒还在。

  记者:目前全球新冠疫情的形势如何?我们要如何应对XBB变异株?

  高福:首先,比较1918年大流感,全球死亡2500万到5000万人。而新冠疫情经过三年的努力,通过采取药物治疗、注射疫苗等综合措施,全人类包括中国取得抗击疫情的伟大成就,这是我们要清楚认识到的。

  其次,至今为止,全球共发现7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过去我们有流感大流行,有鼠疫细菌大流行,冠状病毒造成疫情大流行是人类第一次,目前科学技术领域还有问题尚待解决。这里面既有危又有机,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研究病毒的出现原因、变异机制和传播途径。

  再次,出现XBB或是BA.2是病毒适应人类疫苗、药物和各项卫生举措的结果。总体来讲,XBB的致病力减弱,传播性增强。也就是说,毒性在下降,但仍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危害。新冠不再是“PHEIC”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不存在。我们还是要密切关注XBB本身以及出现或造成大规模感染的原因,通过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深化对病毒的认识。

  最后,接种疫苗是目前防控新冠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一般来讲,三个月到六个月,或者说半年以内,不管是自然感染还是疫苗免疫,我们人体的抗体免疫功能对特异性的病毒会逐渐失效。我们还是鼓励大家适时接种疫苗。

  记者:应对新发突发感染性疾病应把握哪些原则?

  高福: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我作为政协委员就说过突发感染性疾病随时可能发生,但像“SARS事件”不会再有了。这次新冠疫情,我们也是“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应对新冠等卫生应急事件要把握三个步骤:科学求真是基础,公众理解、参与、依从,务实的行政决策。

  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主要能做两件事:第一做好监测,第二做好基础研究。刚才也讲了,对于我们老百姓而言,接种疫苗是目前防控感染性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除了疫苗以外,很重要的是抗病毒治疗。新冠病毒出现后,全球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制药物。过去也有对冠状病毒的一些抑制剂,现在我们又新开发很多。患者感染以后要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从而清除病毒、缩短发病时间、减轻临床症状。

  从疫情三年的病毒暴发情况来看,未来波浪式出现新冠病毒或者新冠疾病的流行可能是全球常态。类似于人类与流感、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艾滋病毒的关系。可以说,新冠不再是“PHEIC”,意味着人类要回归到和新冠共存的正常生活中去,相应地变换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解除疫情限制措施,恢复经济秩序,保持良好心态,享受与亲友团聚的美好时光。

  责编:蒋烨欢   校对:孙洁华图编:尤霏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